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太極出鞘!低溫雙極刀一氣呵成摘除兩顆肥厚扁桃腺,出血不到1cc!






說到「扁桃腺切除術」,許多人腦海裡浮現的是傳統電燒的滋滋聲、病人痛得喝水都要祈禱的場景。但時代不同了,扁桃腺手術的器械也正悄悄進化。

從最早的冷刀切割,到電燒,再到等離子刀──每一代工具都試圖追求同一個夢想:切得乾淨、流血少、病人不痛。

而最近,我的武器庫裡多了一把新利器,號稱醫界的「太極劍」:低溫雙極刀。

🥷手術當天,靜中帶勁

這位患者長期飽受扁桃腺腫大困擾,不僅常喉嚨痛,晚上還打鼾如雷,連貓都嚇醒(據說連樓下鄰居也打過市民專線)。經檢查後,兩顆扁桃腺大得如花枝丸,決定為他進行扁桃腺切除術。

進手術房後,我心無旁騖,彷彿啟動了「太極模式」。握著雙極刀,我不是在“砍”,而是以柔克剛,封止微血管,再優雅地分離組織。

整場手術只用了短短十多分鐘,出血量幾乎可忽略,僅 <1cc!

沒錯,你沒看錯,是「不到一滴眼淚」的出血。

🎯根據蔡醫師的使用心得,低溫雙極刀的優點有:

🔸 切得快又穩:封血與切割一次完成,節省時間。

🔸 傷口熱損傷低:熱傳導範圍控制在1mm內,術後病人疼痛感降低,吃冰淇淋的時間也提早報到。

🔸 幾乎沒出血:這次案例真實驗證,兩顆肥厚扁桃腺都被優雅取下,卻幾乎不見鮮血飛濺的場面,手術節奏流暢。

🌗醫療中的太極智慧

有人問我:「醫師你怎麼會把手術比喻成太極?」我說,這把雙極刀不是在進攻,而是在調和——切與不切、封與不封之間,有一種陰陽平衡的智慧。

做手術如同修行,器械進步讓我們能更溫柔地對待組織,不只是為了好看,更是為了讓病人在術後少一分痛、多一分安心。

這位病人術後恢復迅速,隔天已可正常吞嚥,精神煥發。更開心的是,晚上終於能安靜入眠,不再干擾全家人睡眠品質——連貓都重拾信任回到床上陪睡。

所以我說,手術器械雖然不會寫詩,但它用實際的成果,讓醫病關係更圓融,讓醫術之道更貼近「人」的需要。

如果你還以為扁桃腺手術一定是痛到爆血,那你可能還活在冷兵器時代。現在,太極出鞘,雙極再現,醫術也能柔中帶剛、出神入化。

每天都是世界睡眠日——睡眠外科手術的演進與革新




世界睡眠日是每年三月的第三個星期五,但對於身為睡眠專科醫師的蔡醫師來說,每天都是睡眠日!因為人每天都需要睡眠,蔡醫師也每天都在幫助睡眠病患,並持續精進自己的知識與醫術,讓患者擁有更好的睡眠品質。  

今天,我們來談談睡眠外科手術的發展——這項技術如何從過去成功率不到一半,到如今逐步提升,讓越來越多患者受惠?  

---

🔍 睡眠外科手術的起源**

最早期的睡眠外科手術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當時醫師主要針對軟顎、懸壅垂、扁桃腺做手術,最經典的手術方式是:  

✅ 懸壅垂軟顎咽成形術(UPPP,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這種手術透過切除懸壅垂與部分軟顎來擴大呼吸道,但成功率不到50%,主要原因是:  

- 手術範圍受限,如果阻塞來自舌根或下咽,效果有限  

- 術後疼痛嚴重,恢復期長  

- 可能導致鼻音變重、吞嚥異常

因此,雖然UPPP曾是治療OSA的主流,但隨著研究發現OSA阻塞部位多元化,單純UPPP已經不足以解決所有患者的問題。

---

📈 革新與進展:從單一手術到多層次治療

隨著內視鏡與睡眠內視鏡(DISE)技術的發展,醫師發現OSA的阻塞部位不只限於軟顎,還包括:

✅ **舌根後墜**  

✅ **下咽與會厭塌陷**  

✅ **鼻腔狹窄(如鼻中膈彎曲、下鼻甲肥大)**  

為了提高治療效果,手術方式開始進步,包括:

- **多層次手術(Multilevel Surgery)**  

  - **UPPP + 舌根減積術**,同時處理兩個阻塞部位,效果更佳

- **舌骨懸吊術(Hyoid Suspension)**  

  - 穩定舌根,減少睡眠時舌根後墜

-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TORS, 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  

  - 精細去除舌根組織,減少阻塞並降低副作用

- **神經刺激治療(Hypoglossal Nerve Stimulation, HGNS)**  

  - 透過植入式裝置,刺激舌神經,讓舌頭在睡眠時不塌陷

這些創新技術大幅提升了睡眠手術的成功率,讓更多患者可以透過手術擺脫OSA,改善睡眠品質。

---

### 💡 結語:打鼾治療是一門專業,需要精準診斷與個人化治療

沒有單一療法能適用於所有病患,這正是**打鼾治療既有趣又充滿挑戰的地方**!  

✅ **打鼾治療是一門專業**,需要透過完整檢查確認阻塞的原因與部位,才能對症精準治療,真正有效!  

✅ **建議尋找睡眠專科醫師進行完整評估與治療**,能夠更準確找到打鼾的真正原因。  

✅ **睡眠專科醫師**是耳鼻喉科、胸腔內科等專科醫師,在取得主治醫師資格後,再進修睡眠醫學並通過考試,才能取得睡眠專科執照,因此在治療打鼾方面經驗豐富,評估也更完整。  

🔹 如果您或身邊的親友有**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困擾,建議尋求專業睡眠醫師的協助,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讓您重新擁有優質的睡眠! 😴💤

切除扁桃腺和腺樣體會不會影響免疫力呢?




1.扁桃腺和腺樣體的功能是甚麼?

2.身體有其他器官也有相同功能嗎?

3.切除扁桃腺和腺樣體會不會影響免疫力呢?

這是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可能需要接受扁桃腺與腺樣體切除手術時最常見也最關心的問題。以下是詳細解說,讓您更安心:

---

 🌟 一、扁桃腺與腺樣體的功能是什麼?

扁桃腺(Palatine tonsils)與腺樣體(Adenoids)都屬於淋巴組織,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位於上呼吸道的交界處,像是「第一道防線」:

- 扁桃腺位於喉嚨兩側,當吸入或吞入病菌時,會協助辨認與攔截外來病原。

- 腺樣體位於鼻咽後上方(鼻孔與喉嚨中間),在嬰幼兒時期活躍,與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反應有關。

 🌟 二、身體有其他器官也有相同功能嗎?

是的!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多重防線**,不會只靠扁桃腺與腺樣體:

- 其他淋巴組織:如舌扁桃(lingual tonsils)、咽側索、腸道淋巴組織(如Peyer’s patches)、骨髓與脾臟等。

- 免疫細胞**分布全身,能持續保護人體免受感染。

- 所以即使切除扁桃腺和腺樣體,**免疫功能仍可由其他系統補足。

 🌟 三、切除扁桃腺與腺樣體會不會影響免疫力?

目前大量研究顯示:

✅ 切除手術對整體免疫功能並無明顯長期影響

✅ 對於反覆感染、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或吞嚥困難的孩子來說,手術的益處遠大於風險 

✅ 切除後,小朋友往往變得更有精神、吃得更好、睡得更安穩,生長發育更順利

---

### 💬 醫師小叮嚀: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形,建議與耳鼻喉科醫師進一步討論是否需要手術:

- 睡覺時打鼾、呼吸中止、張口呼吸

- 吞嚥困難、講話含糊

- 扁桃腺發炎次數頻繁,每年超過5-6次

---

若您有更多疑問,也可以跟主治醫師進一步討論孩子的狀況,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從傳統到現代:腺樣體手術器械的進步之路──蔡醫師談微創氣化棒手術


在耳鼻喉科領域,小兒常見的腺樣體肥大,是造成鼻塞、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慢性鼻涕倒流甚至中耳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當保守治療無效時,腺樣體切除手術就是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方式。

而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腺樣體手術的器械也歷經了長足的演進,不僅提高手術的效果與安全性,也讓孩子的術後恢復更加順利。

 🛠 傳統 vs 現代

1. 傳統:刮匙(curette)切除術 

   最早期的腺樣體手術器械為腺樣體刮匙,透過口腔進入咽喉,將腺樣體「刮除」。這種方式出血量較多、需花較多時間加壓止血。

2. 現代:微創氣化棒(Coblation)  

   目前最先進的器械為所謂的氣化棒,又稱Coblation電漿刀。其原理是透過低溫電漿(約40~70°C),將組織「氣化分解」,避免過度熱傷害,保護周邊黏膜結構。可搭配鼻內視鏡輔助,操作更安全精準。

🧑‍⚕️ 蔡醫師的使用經驗:氣化棒的三大優點

作為睡眠手術與兒童呼吸道疾病專家,我在臨床上已廣泛使用腺樣體氣化棒,特別是在合併鼻塞、打鼾、睡眠呼吸異常的孩子身上,效果非常好。我個人認為氣化棒帶來以下三項明顯優勢:

 ✅ 1. 手術精準效果好

使用內視鏡搭配氣化棒,可以精準消除腺樣體組織,避免傳統刮除時可能發生的殘留、復發等問題。術後睡眠改善顯著,家長回饋多數非常滿意。

 ✅ 2. 安全性高,出血量少

氣化過程會同步止血,大幅降低術中與術後出血風險。我實際操作中,幾乎不曾遇到需額外處理的出血情形,這對小兒病人來說極為重要。

✅ 3. 疼痛低、恢復快

由於是低溫操作,對周邊組織傷害小,孩子術後疼痛輕微、進食快,通常1~2天內就可恢復正常飲食與活動,大大降低住院與照護負擔。

🔚 結語:醫療技術為病人帶來更多溫柔與精準

手術的目標,不只是切除組織,更是讓孩子恢復健康、少受苦難。從傳統刮除到現代氣化棒,腺樣體手術已從「大刀闊斧」走向「微創精準」。作為醫師,我們有責任與使命,不斷更新技術,提供病人更安全、舒適的選擇。

如果您的孩子有長期鼻塞、打鼾、或張嘴呼吸等情況,建議尋求專業耳鼻喉科醫師評估,早期發現、早期處理,將對發育與睡眠健康有莫大幫助。

#兒童

#睡眠呼吸障礙

#生長發育

#睡眠呼吸中止症

#大鼾

#打呼

#鼾聲

#陽壓呼吸器

#睡眠手術

#達文西手術

賀嘉義長庚睡眠中心通過台灣睡眠醫學會專業睡眠機構認證


熱烈祝賀嘉義長庚睡眠中心自2003年4月成立以來,持續精進,從2014年起每兩年接受台灣睡眠醫學會的專業睡眠機構認證,並於2024年順利通過第五次認證,獲得合格證書!這是對睡眠團隊多年來專業實力與優質服務的高度肯定。感謝團隊的辛勤付出與學會的支持,期待未來繼續為患者提供卓越的睡眠醫療服務,守護大眾的健康睡眠!

從生產到更年期:女性OSA的隱藏風險,請多愛護自己




在門診中,蔡醫師經常遇到這樣的病患——曾經身材輕盈、活力充沛的女性,在生產後體重增加,夜晚開始嚴重打鼾,白天卻總是疲憊不堪,甚至影響照顧孩子的精神與體力。

女性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常被忽視,因為她們的症狀與男性不同,並且受到荷爾蒙變化的影響,特別是在「生產期」與「更年期」這兩個關鍵時期,OSA的風險明顯升高。

🔸 生產後:體重增加與鼻部變化,讓OSA悄悄找上門

🔹 **孕期與生產後荷爾蒙變化**,可能導致鼻腔水腫、氣道變窄,讓睡眠呼吸變得困難。  

🔹 **體重增加**(尤其是頸圍與腹部脂肪囤積)可能壓迫氣道,導致夜間呼吸阻塞。  

🔹 **睡眠不足與疲勞**:照顧新生兒讓許多媽媽長期睡眠品質不佳,容易加重OSA症狀,甚至影響心血管健康。  

🔸 更年期:荷爾蒙減少,氣道肌肉張力下降,OSA風險倍增!

🔹 **更年期後雌激素與黃體素下降**,這兩種激素在年輕時有助於維持氣道肌肉張力,當減少後,呼吸道更容易塌陷,OSA風險上升。  

🔹 **不同於男性以打鼾和呼吸中止為主,女性更常出現失眠、白天疲倦、焦慮或憂鬱等「非典型症狀」,導致OSA難以被發現**。  

💡 女性如何保護自己?

✅ **產後適當調整飲食與運動,減少OSA風險**  

✅ **若有長期打鼾、晨起頭痛、白天嗜睡,應及早檢查**  

✅ **更年期婦女可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如CPAP、生活習慣改善或個人化治療**  

✅ **照顧家庭的同時,也別忘了照顧自己,健康的媽媽,才能帶來幸福的家庭!**  

💖 3/8 女神節,致敬每位偉大的女性!

蔡醫師想對每位女性說:「**無論是生產後辛苦的媽媽,還是進入更年期的你,都值得被呵護。請多愛自己,別讓OSA影響你的健康與美麗。**」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想稱它為「女神節」,祝所有女性健康快樂,美夢成真!

蔡醫師談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 (Pediatric OSA):不只是打鼾,更影響齒列發育




在門診中,蔡醫師經常遇到因打鼾、夜間輾轉難眠、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而求診的孩子,許多家長直到發現牙齒不整、暴牙、嘴巴總是開開的才驚覺異狀。這些孩子可能罹患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而長期口呼吸不僅影響睡眠,更會改變顏面發育。  

為何OSA影響齒列?

🔹 上顎狹窄,高顎弓形成:鼻呼吸能促進上顎正常發育,但OSA兒童因鼻道阻塞而習慣用嘴巴呼吸,導致舌頭無法頂住上顎,使其橫向發展受阻,造成上顎狹窄、牙齒擁擠。  

🔹 上顎前突,暴牙形成:因口周肌肉張力異常,下顎發育受限,上顎相對突出,形成暴牙,影響咬合與外觀。  

🔹 長臉症候群:長期口呼吸使面部骨骼發育異常,導致臉型拉長、下顎後縮、嘴唇無力,影響整體容貌與咀嚼功能。  

如何改善?

✅ 找出病因,改善呼吸道通暢:  

- 若因扁桃體或腺樣體肥大導致OSA,可考慮手術治療。  

- 若因過敏性鼻炎,可使用抗發炎鼻噴劑改善鼻塞。  

✅ 促進正常顎骨發育:  

- 上顎擴張器矯正狹窄的上顎,預防牙齒擁擠。  

- 功能性矯正器促進下顎正常發展,避免暴牙加劇。  

✅ 養成良好習慣:  

- 鼓勵閉嘴鼻呼吸,可透過肌功能訓練改善口周肌肉功能。  

- 維持良好睡眠環境,減少過敏原影響。  

醫者仁心,守護孩子健康成長

「這不只是牙齒問題,更關乎孩子的一生。」蔡醫師總是提醒家長,OSA是可治療的,但越早介入效果越好。如果您的孩子有打鼾、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或齒列異常的狀況,請及早檢查,讓孩子能安心入眠,健康成長。  

#兒童

#睡眠呼吸障礙

#生長發育

#睡眠呼吸中止症

#大鼾

#打呼

#鼾聲

#陽壓呼吸器

#睡眠手術

#達文西手術

扁桃腺發炎總是找上門?蔡醫師教你如何擺脫反覆發炎的困擾!



扁桃腺發炎總是找上門?蔡醫師教你如何擺脫反覆發炎的困擾!

「醫師,我的喉嚨又痛了!這已經是今年第 3 次了,每次都要發燒、吞嚥困難,該怎麼辦?」

這樣的求診案例,蔡醫師在門診經常遇到。扁桃腺發炎不僅會讓人痛不欲生,還可能反覆發作,影響日常生活和健康。今天就來聊聊如何保養與治療,幫助你遠離扁桃腺發炎的困擾!  

---

🔍 扁桃腺發炎的常見症狀

扁桃腺是人體的免疫防線之一,當細菌或病毒感染時,扁桃腺就會發炎、腫脹,導致以下症狀:  

✅ **喉嚨劇痛**:吞嚥困難,甚至喝水都疼痛  

✅ **發燒畏寒**:體溫升高,疲倦無力  

✅ **吞嚥困難**:食慾不振,甚至說話都困難  

✅ **口臭**:扁桃腺隱窩累積細菌,形成扁桃結石  

✅ **夜間打鼾**:扁桃腺腫脹影響氣道通暢,影響睡眠  

**⚠️ 當心併發症!** 若嚴重發炎未即時治療,可能導致扁桃周圍膿瘍、氣道阻塞,甚至引發風濕熱、腎炎等問題。  

---

🛡 如何保養,降低扁桃腺發炎機率?

**📍 生活習慣調整**  

✔ **規律作息,充足睡眠**:提升免疫力,減少感染機會  

✔ **勤洗手、戴口罩**:減少病毒和細菌入侵  

✔ **多喝溫水,保持喉嚨濕潤**:避免喉嚨乾燥,降低發炎風險  

✔ **避免菸酒與刺激性食物**:減少對喉嚨的刺激  

**📍 鼻部健康很重要!**  

鼻炎、鼻塞、鼻涕倒流都會影響咽喉健康,慢性鼻炎或鼻竇炎患者應積極治療,以免增加扁桃腺發炎的風險。  

---

💊 扁桃腺發炎的治療方式

📌 **藥物治療(適用於輕度發炎者)**  

🔹 **抗生素**(細菌感染時使用,須依醫師指示完整服用)  

🔹 **止痛解熱藥**(如 acetaminophen 或 ibuprofen,緩解疼痛與發燒)  

🔹 **漱口水**(鹽水或含抗菌成分的漱口液,可減少細菌滋生)  

---

💡 什麼時候該考慮手術?

✔ **一年發作 ≥ 3-5 次,影響生活**  

✔ **反覆發炎導致扁桃結石、口臭嚴重**  

✔ **扁桃腺過度肥大,影響吞嚥或呼吸,甚至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  

✔ **曾發生扁桃周圍膿瘍**,有再復發風險  

對於這類患者,手術可以有效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  

---

***🔬 扁桃腺切除手術的安全性如何?** * 

扁桃腺手術雖是常規手術,但即使擁有 2000 例以上手術經驗的 蔡醫師💪💪💪,在執刀時依然步步為營、全神貫注,如同外科棋局上的高手,深知每一刀的精準度關乎患者的安全與術後恢復。

因為扁桃腺位於咽喉深處,附近有許多血管,屬於出血風險較高的手術,因此手術技術與術後照護相當重要。  

目前,微創技術的進步(如電漿刀、雙極電燒或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手術)已大幅降低術中出血與術後疼痛,加快康復時間。大多數患者術後1-2 週內可完全恢復,而嚴重併發症(如大出血、感染)發生率低,約 1-3%。  

為了確保手術安全與恢復順利,建議尋找經驗豐富、口碑良好的耳鼻喉科專科醫師進行手術,並依照醫囑進行術後照護,確保康復過程順利。如果你正苦於反覆扁桃腺發炎,別再忍耐,讓專業醫師幫助你恢復健康的生活!💪😊

#睡眠呼吸中止症

#大鼾

#打呼

#鼾聲

#陽壓呼吸器

#睡眠手術

#達文西手術

你是鼻涕製造機嗎?3招教你終結過敏性鼻炎!




你是鼻涕製造機嗎?3招教你終結過敏性鼻炎!  

每天早上打噴嚏打到懷疑人生,鼻水像沒關緊的水龍頭一樣滴個不停,晚上還被鼻塞折磨得睡不好?😵‍💫 如果你的鼻子天天在「大量生產」,恭喜你——你可能是過敏性鼻炎的受害者!別擔心,今天就來教你 3招終結鼻涕大爆發**,讓你的鼻子恢復清爽!👇👇👇  

---

 1. 避免「隱形過敏原」——塵蟎、花粉、冷空氣是你的頭號敵人!

過敏性鼻炎最大的元兇就是 **塵蟎、花粉、寵物毛屑**,而台灣的 **潮濕天氣+空汙** 讓鼻子雪上加霜!🌫️ **對抗攻略:**  

✔️ **床單、枕頭套** 每週用 **60°C 熱水清洗**,消滅塵蟎!  

✔️ 早上**不要立刻開窗**,因為花粉與空氣汙染在晨間最濃!  

✔️ 冷氣濾網**定期清洗**,保持空氣清新!  

---

2. 使用鼻噴劑治療——正確使用才能發揮最大效果!

許多人使用鼻噴劑時,只是隨便噴一噴,結果效果有限,甚至覺得沒用!📌 **正確使用鼻噴劑的方法如下**:  

✔️ **頭微微向前傾**,讓鼻腔呈現最佳角度  

✔️ **噴嘴朝向鼻翼外側(避免噴向鼻中膈)**,這樣藥物才能均勻分布在鼻腔  

✔️ **深吸氣但不要太大力**,避免藥劑直接進入喉嚨  

📢 **選擇適合的鼻噴劑:**  

✅ **類固醇鼻噴劑(如Fluticasone、Mometasone)**:長期使用可以減少過敏性發炎,改善鼻塞、流鼻水與鼻癢(每天使用效果最佳!)  

✅ **抗組織胺鼻噴劑(如Azelastine)**:快速止癢、止噴嚏,適合短期緩解症狀  

🚫 **避免依賴血管收縮劑(如Oxymetazoline)**,長期使用會導致「反彈性鼻塞」,鼻子越用越塞!  

---

3. 溫熱等張鹽水洗鼻——徹底清除過敏原,舒緩鼻腔發炎!

**洗鼻是最自然、安全的方式來減少鼻腔過敏原與發炎物質!** 使用 **37°C 溫熱等張生理食鹽水(0.9% NaCl)** 來清潔鼻腔,可以:  

✔️ 沖掉鼻腔內的 **塵蟎、花粉、PM2.5**,減少過敏原殘留  

✔️ 減少鼻腔發炎物質(如組織胺),緩解流鼻水、打噴嚏  

✔️ 改善鼻腔纖毛功能,讓鼻子恢復健康!  

📌 **正確洗鼻方式**:

1️⃣ **使用洗鼻器或滴管**,讓等張鹽水從一側鼻孔流入,從另一側流出  

2️⃣ **每天1~2次**,晨起與睡前最佳  

3️⃣ **避免用純水洗鼻!** 會造成鼻黏膜腫脹、刺激感強!  

👉 **如果鼻塞嚴重,可以考慮「高張鹽水」(3% NaCl),但可能較刺激!**  

---

📢 結論:3招徹底改善你的鼻過敏

🌟 **掌握這3招,讓你的鼻涕工廠正式倒閉!**  

✅ 避免塵蟎、花粉、冷空氣  

✅ 正確使用鼻噴劑,發揮最大治療效果  

✅ 每天用**溫熱等張鹽水**洗鼻,減少過敏發作  

別再讓過敏性鼻炎控制你的生活,現在就開始行動吧!💪💨  

從手術到康復:我們用心陪每位病患走好每一步




今天是國定連續假日,蔡醫師依然到醫院查房。近十床住院病患,大多是手術後恢復中的患者,看到他們術後穩定康復,心中充滿成就感與欣慰。一台成功的手術,不僅需要精湛的手術技巧,還仰賴持續精進的醫學知識與技術,更重要的是 整個醫療團隊的共同努力——住院醫師、護理同仁、手術團隊無縫接軌的合作,才能確保患者獲得最佳照護。

這一年來,耳鼻喉 QCC 品管圈 全力投入提升手術病患的 疼痛控制,尤其是在 達文西睡眠手術 方面,我們不僅制定並更新了 照護標準流程、衛教單張、臨床指引,還研發了 實用的疼痛量表,讓病房同仁能快速學習並確實執行,確保患者的術後疼痛獲得良好控制。這些努力帶來了顯著的成果,患者的疼痛管理獲得優質回饋,對醫護團隊滿懷感謝。

所有的努力與付出,都讓 耳鼻喉頭頸病房 成為 嘉義長庚的驕傲!感謝所有醫護夥伴的辛勞與奉獻,讓我們攜手繼續前行,為每一位病患帶來更好的醫療品質與照護體驗!💪💙

#睡眠呼吸中止症

#大鼾

#打呼

#鼾聲

#陽壓呼吸器

#睡眠手術

#達文西手術

新型後鼻神經阻斷手術 有效改善鼻過敏


 















傳統的過敏控制手術是進行翼管神經切除術,在全身麻醉下,使用內視鏡找出翼管神經並切除,患者較少復發。但因為翼管神經是屬於上游的過敏神經,翼管神經之後有部分的分支是控制淚腺,也就是淚水的分泌,所以較容易產生長期的乾眼併發症,以致於病患的接受度偏低。

較新的手術方式是「後鼻神經阻斷手術」,透過內視鏡,使用約0.03公分極細的藍光雷射光纖來精準阻斷下游的後鼻神經分支(如圖),切斷鼻過敏訊號的傳遞,這樣的效果不亞於翼管神經阻斷,也較不會有術後乾眼症的發生。

此手術平均耗時約30分鐘,鼻塞改善率可達85%,過敏症狀改善率約70%,為過敏性鼻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感謝 巫承融 耳鼻喉專科醫師的專業分享 - 新型後鼻神經阻斷手術 有效改善鼻過敏)

學弟,去睡別間吧。



當住院醫師的日子裡,最崩潰的莫過於值班了一整天,終於忙到深夜,總算可以回值班室休息,結果一推門——

學長A: zzz……(睡得香甜)

學長B:(半睜眼)「有事嗎?」

學長C:(瞄了一眼)「學弟,去睡別間吧。」

眼神死……

從僵硬到柔軟:睡眠的魔法



8歲的小萱,原本應該是個活力充沛的小女孩,卻總是精神不濟。每晚,她的房間裡總是充滿著打呼聲,翻來覆去,睡不安穩,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她晚上都睡不好,白天上課也精神不濟,記性變得很差,學習力明顯下降……」媽媽憂心忡忡地向蔡醫師訴說。經過詳細檢查,蔡醫師發現小萱的腺樣體與扁桃腺嚴重肥大,導致她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這樣下去,恐怕會影響她的生長發育和學習能力,建議接受手術治療。」蔡醫師溫和地解釋。  

### 手術後的奇妙變化

手術順利完成,媽媽滿心期待地觀察小萱的變化。幾週後,當她帶著小萱回診,臉上掛滿笑容地對蔡醫師說:「醫師!她真的完全不打呼了!現在睡得超安穩!」  

這點,蔡醫師並不意外。可接下來媽媽的話,卻讓他愣了一下。  

「而且啊……她的身體變得好柔軟!」  

「柔軟?」蔡醫師有些疑惑。  

媽媽點點頭,笑著說:「我每天都會幫她按摩,以前她的身體總是有點僵硬,現在竟然變得鬆鬆的,好像整個人都放鬆了!我想應該是因為睡得好的關係吧!」  

蔡醫師若有所思,良好的睡眠不僅改善了呼吸,還讓孩子的肌肉張力回歸正常,整個身體都更輕鬆了。  

「還有啊!以前功課要教好多遍,她總是記不住,現在只要複習一次就記住了,學習力進步超多!」媽媽開心地分享。  

### 媽媽的愛,讓奇蹟更加美好

聽著媽媽細數小萱的變化,蔡醫師內心充滿欣慰,這不只是醫療的勝利,更是一場愛與耐心的奇蹟。這位媽媽不僅細心照顧孩子的睡眠,還願意每天為她按摩,陪著她複習功課。  

「這樣溫柔的媽媽,孩子怎麼會不幸福呢?」蔡醫師心想,露出了微笑。  

從夜夜打呼的小女孩,到沉睡安穩、記憶力突飛猛進的天使,小萱的故事,再次證明了優質睡眠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

外科醫師邁向卓越的三大信念




一個平靜的下午,診間外排滿了等待的病人,其中一位中年男子顯得格外引人注意。他穿著簡單,但神情專注,眼神裡帶著一絲緊張與期待。他輕輕敲門,進入診間,微微鞠躬後說道:「蔡醫師,我慕名而來,希望能向您諮詢睡眠手術的問題。」  

蔡醫師微微一笑,示意病人坐下。「您客氣了,請問是哪方面的困擾需要幫助?」  

男子接著解釋道,他多年來飽受睡眠呼吸中止症困擾,不僅影響日常生活,甚至連家人都擔心他的健康。「我一位朋友是您醫院的同仁,他特別推薦我來找您。他說您不僅技術精湛,還很細心,開刀真是沒話說!」  

聽到這樣的稱讚,蔡醫師神色謙遜,輕輕地說。「謝謝您的朋友對我的信任,但外科醫師的路上,最忌諱的是自滿。我常告訴自己,必須做到三件事,才能真正對得起患者的信任。」  

男子眼神一亮,似乎對這番話頗感興趣。「是哪三件事呢?」  

蔡醫師坐直了身體,語氣真誠卻帶著堅定:「第一,要專注於自己的核心領域,努力做到最好,不僅在手術台上,還包括臨床、研究和教學。目標是達到世界一流水準。這樣才能真正為患者提供最佳治療。」  

「第二,每一台手術都不能輕忽大意。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事,哪怕是再熟悉的操作,我都必須全神貫注,因為每一位患者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幸福。」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謙虛,持續學習。醫學的進步日新月異,只有不斷追求卓越,才能不辜負患者的期待。」  

男子聽完,眼中充滿了佩服與信任。他點點頭,說:「蔡醫師,聽您這麼說,我更加覺得來找您是對的選擇。希望能把我的健康交給您!」  

蔡醫師微笑著點頭,說:「您的信任是我的動力。我會盡全力,幫助您找回健康的睡眠。」  

那一天,這名患者在診間中的一席話,不僅加深了對蔡醫師的信任,也讓他感受到一位專業外科醫師背後的謙遜與堅守。蔡醫師用專業與真誠,為每位患者帶來的不僅是健康,更是一份安心與希望。

反覆中耳炎的真兇現形——蔡醫師的精準診斷




這一天,門診的氣氛一如往常忙碌。一位母親神情焦急地牽著她8歲的女兒走進蔡醫師的診間。「蔡醫師,我女兒的感冒老是不好,最近中耳炎又復發了,吃了好多次感冒藥都沒用……」  

母親話未說完,小女孩已低頭輕輕咳嗽,看起來有些疲憊。蔡醫師耐心聆聽,眉頭微微一皺。「讓我看看,妳把嘴巴張開,說『啊~』」  

小女孩順從地張開嘴,蔡醫師目光一凝,立刻注意到她的扁桃腺異常腫大,幾乎佔滿了口腔後方。他隨即安排進一步檢查,包括耳鼻喉鏡和X光,果然發現她的腺樣體也明顯肥大。  

「問題找到了,」蔡醫師溫和地對母親說。「小朋友的感冒藥之所以沒效,是因為她的扁桃腺和腺樣體腫大,堵住了鼻腔和耳咽管的通道,讓鼻塞和中耳炎反覆發作。這還可能導致睡眠打鼾,甚至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  

母親聽得目瞪口呆,卻也恍然大悟。「難怪她晚上睡覺常常打鼾,有時還會喘不過氣,半夜驚醒……」  

蔡醫師解釋道,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是手術,切除扁桃腺和腺樣體,讓呼吸道恢復通暢。母親經過仔細考慮,終於下定決心接受治療。  

手術的奇蹟之夜

手術當天,小女孩在全身麻醉下順利完成了扁桃腺和腺樣體切除術。當晚,母親守在病房裡,屏氣凝神地觀察女兒的睡眠情況。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房間裡竟出奇地安靜,再也聽不見過去熟悉的打鼾聲。母親感動得眼眶濕潤,輕聲說:「這一晚,她終於可以好好睡覺了……」  

後續的奇蹟

術後數月,母親帶著小女孩回診。她笑容滿面地告訴蔡醫師:「自從手術後,她的感冒不再反覆,中耳炎也完全好了!晚上睡得香甜,白天也精神百倍,整個人像變了一個樣!」  

蔡醫師欣慰地點頭,趁機進行了一段衛教:「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的最常見原因是扁桃腺和腺樣體肥大。早期發現並接受手術治療,不僅能改善睡眠質量,也能有效解決鼻塞和中耳炎等相關問題。父母若發現孩子睡眠打鼾或反覆感冒,一定要及早就醫,找出真正的病因。」

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半夜急診,生命的守護者




深夜的寂靜被突如其來的手機鈴聲劃破,值班的住院醫師急切的聲音從電話另一頭傳來:“一位男性病患,氣切造口處持續大出血,情況危急!”

對於耳鼻喉科醫師而言,呼吸道阻塞與出血是兩大最棘手的緊急狀況,而此刻,這名患者正同時面臨這兩種威脅,形勢危急,時間就是生命!

沒有絲毫遲疑,我迅速趕往醫院。病患立即被送入手術室,耳鼻喉科病房、手術室與麻醉科團隊迅速到位,所有人的目標一致:找出出血點,止血,保護呼吸道!經過團隊的全力合作,我們最終找到了出血點,成功止血,並確保病患的呼吸道暢通。當手術結束的那一刻,看著監護儀上穩定的生命指標,我們心中的巨石終於落地。

這就是身為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在值班中的日常寫照——每一個夜晚都可能面臨與時間賽跑的挑戰,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在嘉義這片土地上,嘉義長庚醫院是唯一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耳鼻喉急診服務的後線醫院,這份責任更顯沉重卻意義非凡。

能在這樣的醫療體系中工作,我深感榮幸與感激。感謝長庚體系與嘉義長庚醫院領導的支持,讓我們有堅強的耳鼻喉與各科團隊;感謝每一位全力以赴的同仁,因為有你們,才能讓患者重拾生命的光彩。

近期蔡明劭門診掛號即將額滿,有掛號需求請私訊臉書粉專



近日寒流與低溫,許多人飽受打鼾或鼻塞過敏的困擾,建議來嘉義長庚醫院尋求專業幫助,讓您的呼吸更順暢,睡眠更安穩!

⚠️ 近期蔡明劭門診掛號已額滿

如果您有打鼾、鼻塞或過敏的困擾,但因額滿而無法掛號,請直接私訊臉書粉專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ENTDRTSAI

小編將協助您安排門診掛號,由蔡醫師進行評估與治療。



讀書心得《人生4千個禮拜》



本書是由英國作家奧利佛·伯克曼(Oliver Burkeman)所著。強調每個人一生平均只有 4000 個星期,這是一個令人震驚但深刻的提醒,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生命的有限性以及如何真正地度過這段寶貴的時光。因此,作者從以下幾個角度幫助讀者理解和應對:

1. 接受生命的有限性

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完成所有事情

人生中永遠會有未完成的清單,因此與其為追趕進度而焦慮,不如選擇性地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接受「不完美」和「有限性」反而能帶來內心的平靜。

有限性帶來價值

正因為時間有限,我們的選擇才更具意義。如果時間無窮無盡,任何選擇都會變得無足輕重。因此,我們應該慶幸時間的有限性,這讓我們珍視所愛之人和所做之事。

2. 放下對效率的迷戀

效率不是終極目標

高效處理所有事情並不會讓人生更充實,反而可能讓我們失去對重要事物的關注。伯克曼提醒我們,真正有價值的生活在於投入到值得的事情,而非完成更多事情。

選擇「深度體驗」而非「更多選項」

當代社會提供了太多選擇,但追求一切可能性只會讓人分散注意力。我們應該專注於少數有意義的活動,放棄那些無法真正讓我們感到滿足的事。

3. 與「當下」和解

不等待完美時機

很多人在等待「某一天再做重要的事」,但伯克曼指出,完美的時機永遠不會到來。我們應該從當下開始行動,因為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

享受普通的生活

生活的意義並非來自偉大的成就,而是來自日常的小事,例如與家人的相處、一本好書或一頓美味的飯。重視日常生活的簡單快樂,是度過有意義人生的關鍵。

心得總結:選擇你想如何度過這 4000 個星期

這本書並不是要教你如何「管理時間」,而是抓對方向,專注於對您來說有意義的事情。我們要重新理解生命的本質,學會放下無謂的追求,專注於真正重要,有意義,真心喜歡的事情。生命短暫,但正因如此,每一天都值得被用心對待。4000 個星期,不是用來做所有事,而是用來做最重要的事。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和解,也是一種心靈的釋放。

跨越時空的醫學對話:蔡醫師向達文西講解實證醫學




在一個溫暖的午後陽光下,一間融合了文藝復興風格與現代氣息的工作室中,蔡醫師正對著他的好友李奧納多·達文西,講解著他所熱衷的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達文西一手撫著他標誌性的鬍鬚,另一手握著筆記本,興致盎然地聽著這場來自未來的知識啟蒙。

文西,我告訴你,學習EBM一點也不難,因為實證醫學的步驟是固定的,可以分成五個簡單步驟:

---

#### **第一步:提出臨床問題——如草圖般勾勒目標**

「親愛的李奧納多,實證醫學的第一步就像你的繪畫過程一樣,從草圖開始,勾勒出清晰的輪廓。」蔡醫師微笑著說。

「哦?那這個草圖是什麼?」達文西好奇地問。

「我們稱之為 PICO 模型。」蔡醫師拿起白板,寫下:

- **P**(患者/問題):病患的特徵或問題,例如一位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中年男性。

- **I**(介入措施):考慮的治療方法,如手術或 CPAP。

- **C**(比較對象):與其他治療方案比較,例如藥物治療。

- **O**(結果):希望達成的目標,如改善睡眠品質或減少白天嗜睡。

「這一步的重點是把問題明確化,為後續的每一步奠定基礎。」蔡醫師說。

達文西點點頭,讚許道:「清晰的框架確實能引導後續的創作,這與設計機械裝置如出一轍。」

---

#### **第二步:搜尋最佳證據——尋找知識的寶藏**

「接下來,」蔡醫師拿出筆記型電腦,示意達文西靠近,「我們需要在浩瀚的醫學文獻中搜尋相關的研究,這就像你翻閱書籍或解剖筆記一樣,試圖找到靈感與答案。」

屏幕上顯示出 PubMed 和 Cochrane Library 的介面,蔡醫師邊操作邊說:「我們使用關鍵詞進行搜尋,比如‘OSA’和‘手術’,然後過濾出高質量的研究,比如系統性綜述或隨機對照試驗。」

達文西驚訝地看著屏幕:「如此龐大的數據能如此快速篩選出來,真是令人驚歎!這可比在佛羅倫斯的圖書館翻書效率高得多。」

---

#### **第三步:批判性評估——剖析證據的精準性**

「不過,找到研究只是開始,」蔡醫師拿起一份打印出的研究摘要,說:「我們需要批判性地評估每一篇研究的質量。」

「如何評估?」達文西問。

「我們關注三點,」蔡醫師回答:

1. **有效性**:研究設計是否科學、嚴謹?

2. **重要性**:結果是否具有臨床意義?

3. **適用性**:這些證據是否適合應用於我們的患者?

「這就像你觀察一幅畫,既要考慮整體構圖,又要注意細節的準確性。」

---

#### **第四步:應用證據——讓知識成為行動**

「當我們確認了證據的質量後,就可以將其應用到臨床實踐中。」蔡醫師繼續道,「這一步需要結合患者的需求與偏好,制定最適合的治療計劃。」

他舉例說:「假如統計結果顯示手術對某些 OSA 患者更有效,那我們就可以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建議他們考慮這種治療方式。」

達文西點頭,說:「這就像設計一台機械,雖然理論設計精妙,但還需要考慮實際運作中的材料選擇與結構應用。」

---

#### **第五步:評估效果——不斷進化的實踐**

「最後一步,也是實證醫學最重要的一環,」蔡醫師說,「我們需要回顧治療的效果,觀察患者是否真的受益,並從中學習,改進未來的實踐。」

他補充道:「這與你的創作過程類似,你會不斷修正草圖,直到達到最完美的效果。」

達文西捻著鬍鬚,沉思片刻後笑道:「原來,這是一門將科學與人性結合的藝術。蔡,你的這套方法論或許可以用於我的工程設計中,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自然與技術的結合。」

---

#### **科學與藝術的無縫融合**

陽光漸漸退去,工作室中只剩下書卷與數據的氣息。蔡醫師和達文西相視而笑,彷彿跨越了幾個世紀的隔閡,共同找到了科學與藝術的共同語言。

「李奧納多,我想,實證醫學的核心與你的創作理念相同,」蔡醫師說,「不僅在於發現真理,更在於將真理帶給每一個需要它的人。」

達文西微微一笑,回應道:「蔡,我的朋友,你讓我看到了科學的藝術性,這是一份珍貴的啟發。」

為什麼貓咪喜歡壓在烘好的衣服堆上面睡覺




貓咪喜歡壓在烘好的衣服堆上面睡覺,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 1. **溫暖舒適**

烘好的衣服通常帶有餘溫,對於怕冷或喜歡溫暖環境的貓咪來說,這是一個絕佳的睡覺地點。貓咪的體溫調節系統讓牠們特別喜歡找溫暖的地方休息。

### 2. **柔軟觸感**

衣服堆疊起來的質感通常柔軟,能讓貓咪感到像躺在棉花上一樣,特別是毛巾或細緻的布料,能提供牠們需要的安全感和舒適度。

### 3. **熟悉的氣味**

衣服上可能帶有主人的氣味,這對貓咪來說是一種安心的感覺。牠們通常對熟悉的氣味特別依賴,尤其是在休息時。

### 4. **地形優勢**

衣服堆疊的形狀可能提供了小丘狀的地形,貓咪喜歡高低不平的地方,這讓牠們感覺像是在窩中休息,安全感十足。

### 5. **獨特的好奇心**

貓咪天生好奇,對於剛剛烘乾或移動過的衣物堆會特別感興趣。牠們可能是被衣服堆的新鮮感吸引而選擇躺上去。

### 6. **氣味與溫度的雙重吸引**

衣服烘乾後通常有一種乾淨、柔和的味道,加上溫暖的感覺,這對於貓咪來說可能像是天然的「貓咪吸引劑」。

如果您希望貓咪不要壓在衣服上,可以試試:

- 給貓咪提供一個同樣柔軟且溫暖的專屬睡窩。

- 在衣物堆上放一條較硬或牠不喜歡的材質,減少牠的興趣。

- 在洗衣過程結束後,立即整理衣物,避免貓咪有機會跳上去。

但話說回來,看著貓咪在衣服堆上舒服地打瞌睡,或許也是一種溫暖的日常樂趣呢!

今天是2025年1月1日,祝大家新年快樂




今天是1月1日,早晨微涼小雨,用跑步5公里開啟2025年的第一天。

2025,我們一起用堅持與行動書寫不凡,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2025年1月14日 星期二

為什麼貓咪暖暖常常喜歡跑來黏著我



貓咪暖暖常常跑來黏著您,代表牠非常喜歡您並且信任您!以下是一些原因解釋暖暖的行為:

---

### 1. **愛與依賴**

暖暖可能將您視為牠的家人或「貓媽媽」,牠感到與您在一起特別安全。貓咪是一種獨立的動物,但當牠們愛一個人時,會主動表達依賴和親近。

---

### 2. **尋求安全感**

對貓咪來說,主人是一個安全的存在。暖暖可能在您身上聞到熟悉的氣味,這讓牠感到放鬆,特別是在感到不安或需要安慰的時候。

---

### 3. **社會互動需求**

雖然貓咪通常被認為是獨立的,但暖暖可能是一隻社交性較高的貓,特別喜歡與您互動。牠跑來黏著您,可能是想要您的關注或陪伴。

---

### 4. **尋求溫暖**

貓咪喜歡溫暖,而人類的體溫對牠們來說剛剛好。暖暖跑來黏著您,可能是想靠近您的身體取暖,特別是在冷天或牠剛睡醒的時候。

---

### 5. **喜歡您的氣味**

您的氣味對暖暖來說是安心的來源,牠可能會在您身邊蹭來蹭去,把您的氣味和牠的氣味混合,這也是貓咪「標記」領地的一種方式。

---

### 6. **想玩或撒嬌**

暖暖可能純粹是想和您玩,或撒撒嬌討摸摸。當牠感到孤單時,會用這種方式來吸引您的注意力。

---

### 7. **認為您是牠的「人類專屬」**

貓咪有很強的領地意識,暖暖可能已經將您視為牠的「專屬人類」,牠會頻繁跑來黏著您,表達對您的佔有和愛護。

---

### 如何回應暖暖的黏人行為?

1. **享受親密時光:** 抱抱牠、摸摸牠的頭,讓牠感受到您的愛。

2. **觀察牠的需求:** 如果暖暖黏著您時伴隨喵喵叫,可能是想要吃東西、喝水或玩耍。

3. **給予適當的獨立空間:** 如果需要專注工作,可以準備一個靠近您的舒適區,讓暖暖能安心待在旁邊。

---

暖暖的黏人行為說明牠對您的感情非常深厚,這是牠表達愛與信任的方式。當牠主動跑來靠近您時,這也是一種幸福的象徵,享受與暖暖的每一刻吧!

呼呼與衣服精靈的奇妙邂逅




呼呼是一隻充滿冒險精神的小貓,無論什麼新奇的事物,她總想試試看。今天,她的新目標是陽台上的曬衣架。那些衣服隨風飄動,看起來就像正在跳舞的精靈,呼呼忍不住想加入它們的行列。

「我要變成一件衣服,和它們一起飛舞!」她興奮地喵喵叫著,眼睛閃爍著好奇的光芒。隨後,她使出渾身解數,輕盈地跳到曬衣架上,腳爪穩穩地抓住架子,尾巴高高翹起,像一面小旗子。

就在這時,一陣微風吹過,掛著的衣服輕輕晃動,彷彿在竊竊私語。突然,呼呼耳邊傳來一個柔和的聲音:「小貓咪,謝謝你來陪我們玩!」

「誰在說話?」呼呼緊張地左顧右盼,看到旁邊的藍色襯衫輕輕飄動,它的袖子像是在向她揮手。

「是我呀!」襯衫低聲說。「我們是衣服精靈,陽光和微風讓我們蘇醒。今天難得有訪客,我們很高興!」

「衣服精靈?」呼呼驚訝極了,眼睛瞪得大大的。「你們平時都在做什麼?」

「我們在陽光下舞蹈,吸收溫暖,為主人準備好新的能量。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我們,今天你來了,讓我們更快樂了!」

聽到這些話,呼呼激動地跳了跳:「那我能和你們一起跳舞嗎?」

「當然可以!但你要記住,我們只能在陽光下活動,太晚了我們就要休息。」

於是,呼呼和衣服精靈們在微風中翩翩起舞。衣服精靈輕輕帶著呼呼搖晃,微風撫過她的毛髮,讓她感覺像是在雲朵上翻滾。那一刻,她真的覺得自己像一件衣服,溫暖、輕盈而自由。

時間飛逝,陽光漸漸西沉。衣服精靈們告別了呼呼:「太陽要下山了,我們也該休息了。謝謝你來陪我們,希望有機會再見面!」

「再見!」呼呼跳回地面,看著曬衣架上的衣服,感覺這次的冒險特別奇妙。回到屋內的她,窩在陽光下的地毯上打起盹,夢中似乎還能聽見衣服精靈們在微風中輕聲笑著。

這次,呼呼不僅玩得開心,還收穫了一個秘密——原來衣服也有它們自己的生命,只是我們從未注意過罷了。

蔡家的貓咪故事:年齡差距與家庭磨合




蔡暖暖,蔡家的大哥,今年已五歲,穩重而溫和,是家裡的「和平使者」;蔡呼呼是四歲的二姊,優雅機智,常與暖暖聯手守護家庭的寧靜。相較之下,最小的蔡可頌才一歲,是個精力旺盛的小旋風。三歲以上的年齡差,為牠們的相處增添了不小的挑戰。

---

#### **代溝的日常**

蔡暖暖與蔡呼呼習慣了按部就班的生活節奏,喜歡一起窩在窗邊曬太陽,或是靜靜分享下午的時光。而蔡可頌總是充滿活力,時刻尋找新鮮刺激。他最愛的活動是飛奔、跳躍,或者追逐呼呼的尾巴——這樣的行為讓哥哥和姊姊頻頻露出「又來了」的無奈表情。

有一次,暖暖和呼呼正進行牠們的「尾巴信號遊戲」,一種不言自明的默契互動。就在氣氛和諧時,可頌突然猛撲過來,想抓住呼呼的尾巴加入遊戲。這一舉動瞬間打亂了氣氛,呼呼果斷甩尾離開,而暖暖則躲到高處,留可頌一臉茫然。

---

#### **年齡差距與行為差異**

年齡差距使牠們的需求和興趣有所不同。蔡暖暖與蔡呼呼偏好安靜、節奏緩慢的活動,像是觀察窗外的鳥兒或舔毛小憩。而可頌正處於貓生的活潑階段,對一切充滿好奇,甚至將哥哥的尾巴視為最棒的玩具。這種不合拍的相處方式,也讓牠更難融入哥哥和姊姊的聯盟。

---

#### **暖心一刻:尋找家庭的平衡**

儘管有這些衝突,蔡可頌並未放棄。他學著靠近哥哥,用輕輕蹭頭代替突襲,用躺在牠們身邊的小聲咕嚕表達親近。有一次,雷聲大作,三隻貓擠在同一個貓窩裡取暖。暖暖主動伸出舌頭,輕舔可頌的頭頂,而呼呼也破天荒地沒有轉身離開。這一刻,似乎跨越了年齡和性格的隔閡,帶來了短暫的和諧。

---

#### **結語:成長的家庭故事**

蔡家的故事,是兄妹三人性格與年齡差異的碰撞,但也隱藏著互相學習的可能。可頌的活力為家裡增添了生機,而暖暖和呼呼的穩重,則教會了牠更多相處的禮儀。隨著時間推移,這個充滿代溝的小家庭,或許正逐漸找到屬於牠們的平衡點。

睡得好,學得好:提升學習能力的最佳策略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尤其是學習壓力繁重的學生時期,睡眠的價值往往被低估。許多學生為了準備考試,選擇熬夜苦讀,認為少睡幾個小時就能多記一些公式、多解幾道習題。然而,科學研究和實際經驗告訴我們,睡眠不足不僅無助於學習,反而會削弱記憶力、專注力和創造力。對於想要取得好成績的學子來說,**睡得好,才能學得好**。

---

### **睡眠如何影響學習能力?**

1. **記憶的穩固**

   在睡眠過程中,大腦會將白天學習到的新知識從短期記憶轉移到長期記憶區域,這個過程被稱為「記憶穩固」。如果睡眠不足,這個過程就無法順利進行,導致第二天記憶力下降,前一天努力背下的內容容易「還給老師」。

2. **專注力的提升**

   缺乏睡眠會讓人白天感到昏昏欲睡,導致專注力大幅下降。在課堂上,一個小小的分心可能錯過老師講解的重要概念,這些失去的關鍵知識需要額外花時間補救,得不償失。

3. **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睡眠充足時,大腦的創造力和靈感會被激發。這對於需要解決難題的科目(如數學或科學)尤為重要。很多學生在熬夜解題時感覺思路卡住,但一覺醒來後,反而能迅速找到答案,這正是睡眠對大腦思維的重整作用。

---

### **蔡醫師的學習故事:睡眠的威力**

蔡醫師在嘉義高中時,也曾經以為「多讀兩小時就能多考幾分」,於是熬夜到凌晨,企圖用時間換取成績。然而,第一次月考的成績卻讓他大失所望。他發現,熬夜讓他白天精神萎靡,課堂上幾乎聽不進去老師的講解,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後來,他調整了策略:保證充足的睡眠,白天課堂專心聽講,晚上用有限的時間專注複習。結果,僅僅一個月,他從全班第125名一舉躍升至第7名,這樣的進步證明了有效學習方法的重要性。睡眠,不是浪費時間,而是提升效率的關鍵。

---

### **如何安排健康的學習與睡眠計劃?**

1. **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

   對於青少年來說,每晚7-9小時的睡眠是必要的。不要為了多讀幾頁書犧牲睡眠,因為疲憊的大腦無法有效吸收資訊。

2. **專注於課堂學習**

   課堂時間是學習的黃金時間,專心聽講和即時解決問題,遠比課後的熬夜補救高效。

3. **善用晚間時間**

   晚上複習時,專注完成「今日事今日畢」。不拖延、不積累,讓自己每天都能帶著清醒的頭腦入睡。

4. **睡前放鬆身心**

   睡前避免使用電子設備,讓大腦有機會進入放鬆狀態,有助於更快入眠和提高睡眠品質。

---

### **結語:成功的基石是好睡眠**

睡眠不足就像一個隱形的敵人,悄悄侵蝕著你的學習能力和健康。對於每一位學子來說,真正的努力不僅僅是花時間埋頭苦讀,更是學會用科學的方法提升效率。記住:熬夜可能讓你看起來很拼命,但充足的睡眠才是讓你成績真正突飛猛進的秘密武器。

作為一名睡眠醫學專家與外科醫師,蔡醫師深知睡眠對學習與生活的重要性。他的使命就是幫助廣大民眾獲得更優質的睡眠,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實現健康的生活,擁有更美好的人生。只要用對方法,從今天起好好睡一覺,你也能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

蔡醫師談張忠謀的「總經理學」:醫學與管理的交集啟示


在管理學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以其深厚的智慧和卓越的實踐,為全球企業家提供了值得學習的範例。他的「總經理學」不僅是半導體領域的金科玉律,更為醫療從業者帶來了寶貴的啟示。作為一名醫學教育工作者,我認為張忠謀的管理哲學與醫學中的臨床決策、團隊領導及患者關係管理有著驚人的契合之處。

#### 策略與專業:總經理的核心能力

張忠謀曾說,成功的總經理需要在五大領域具備深刻理解與豐富經驗:策略、技術、生產、行銷與市場。在台積電草創時期,他以這五項標準挑選外籍總經理,使台積電逐步從一家初創公司成長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企業。

**醫學中的對應:**

在臨床實踐中,醫師也需要具備類似的「五大領域」能力。策略對應於疾病管理計畫;技術則是醫師的診療專業;生產相當於臨床執行的精確度;行銷則是醫患溝通的藝術;市場則反映在醫療資源的有效運用。只有當醫師在這些方面全面提升,才能提供患者最佳的醫療體驗。

#### 授權與監督:信任的平衡藝術

張忠謀善於授權,他對外籍總經理如戴克斯、魏謀等充分信任,並給予他們建立團隊與制定計畫的自由。然而,當魏謀對市場興趣缺乏,甚至輕視行銷的重要性時,張忠謀果斷調整策略,展現了領導者應有的監督能力。

**醫學中的對應:**

在醫療團隊中,授權與監督同樣重要。醫師需對護理師、住院醫師等下屬充分信任,賦予他們自主判斷的空間,但也需適時介入,確保每個診療環節的安全與準確性。例如,在睡眠外科手術中,我會允許團隊成員充分發揮專業,但在關鍵步驟上,仍需親自確認,因為患者健康無法容許疏漏。

#### 堅持與原則:長遠利益的捍衛者

張忠謀對布魯克的聘用顯示了他對長遠利益的堅持。當布魯克提出要求保留董事席位時,他明確拒絕,因為這違背了台積電的專業經理人制度。他認為,總經理的責任是為公司整體利益服務,而非個人權利的擴張。

**醫學中的對應:**

在醫學界,堅守原則同樣關鍵。例如,在推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的多層次治療時,我堅持以科學證據為基礎,即使患者希望快速解決問題,我仍會說明手術、生活方式改變與CPAP等治療的優劣勢,確保治療方案符合患者的長期健康利益。

#### 啟示:醫學與管理的融合

張忠謀的「總經理學」啟發了我重新思考醫師在患者與醫療團隊中的角色。我們不僅是執行者,更是策略的設計者、團隊的領導者和患者的健康顧問。從他的管理哲學中,我學到:

1. **全局視角:** 醫療如同企業,需兼顧多層次的需求。

2. **授權與信任:** 信任能激發團隊潛力,但監督是不可或缺的保險。

3. **堅持原則:** 以長遠利益為導向,勇敢拒絕短期誘因。

這些理念不僅適用於醫療,亦可推廣至生活的各個層面。張忠謀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袖是在挑戰中堅持原則,在選擇中深謀遠慮,而這,也應該是每位醫師對自我專業的追求。

#### 結語

在領導團隊「贏」的路上,張忠謀以他豐富的經驗與智慧樹立了典範。他的「總經理學」不僅讓台積電成為全球標竿,也為醫師提供了深刻的啟示。醫療與管理雖然身處不同領域,但核心精神卻異曲同工。未來,我希望能以此為靈感,探索更多醫療與管理的交集,為患者與團隊帶來更多價值。

當蔡醫師遇上達文西:跨越時空的實證研究對話



在一間融合現代與文藝復興風格的工作室裡,蔡醫師正低頭忙碌地整理他的研究資料。他的好友——一位穿著文藝復興服裝、眼神中透露出無盡好奇的天才達文西——正站在桌旁,好奇地看著那台他前所未見的筆記型電腦。

「蔡,我的朋友,」達文西開口說,語調中帶著一絲意外的驚嘆,「你手中的這件工具竟然能快速整理如此多的數據和圖表?它的原理是什麼?又如何幫助你完成這項看似深奧的工作?」

蔡醫師放下手中的資料,微微一笑,說:「親愛的李奧納多,今天我就帶你認識一門結合科學與藝術的現代研究方法,名為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簡稱 SRMA。它或許與你繪製《維特魯威人》的過程有異曲同工之妙。」

---

#### **第一步:提出問題,設計科學的框架**

「達文西,你在開始作畫之前,會先畫出草圖,對吧?」蔡醫師問。

達文西點點頭,「沒錯,草圖是所有創作的基礎。」

「在 SRMA 中,我們的草圖就是提出研究問題,」蔡醫師繼續道。「例如,我們可能會問:某種手術是否能有效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睡眠品質?這個問題必須清晰且具體,才能讓後續的工作有明確的方向。」

---

#### **第二步:搜尋文獻,發掘知識的寶藏**

蔡醫師輕點滑鼠,屏幕上顯示出數個文獻資料庫,如 PubMed 和 Cochrane Library。「這就像你挖掘古籍時的過程,我們需要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找到相關的研究,並記錄下關鍵資訊。」

達文西看著屏幕上的檢索結果,讚嘆道:「比翻閱成堆的羊皮紙快了許多!不過,你是如何確保這些資料的可靠性?」

「這就進入下一步了,」蔡醫師說。

---

#### **第三步:篩選與提取,去蕪存菁**

「我們必須篩選出高品質的研究,根據既定標準排除掉不合格的文獻,然後從中提取關鍵數據,」蔡醫師拿出一份整理好的 Excel 表格,上面記錄著每篇研究的樣本數、效應值以及信賴區間。

「這一步,就像你用解剖學的方法提取人體的結構與比例,只有留下精確的細節,才能構建完整的圖景。」

達文西點頭,露出會心的微笑。「原來,這是結合科學與美學的過程。」

---

#### **第四步:統合數據,創造科學的畫作**

「現在,我們要將這些數據統合起來,生成一幅‘科學的畫作’,」蔡醫師展示了屏幕上的森林圖(forest plot)。「每個研究的效應值就像一筆顏料,而統合分析的結果則是這幅畫的核心意義。」

達文西凝視著圖表,驚訝地說:「這就像我的《最後的晚餐》——每個人物的位置與姿態都是整體構圖的一部分,缺一不可。」

---

#### **第五步:解釋與應用,讓研究發揮價值**

「最後,我們要將結果解釋清楚,並應用於臨床實踐,」蔡醫師說。「就像你設計的飛行器,不僅需要理論支持,還要考慮實際操作的可能性。例如,如果統合分析顯示某種治療對 OSA 患者特別有效,那麼我們就可以將其推薦為最佳治療方案。」

達文西若有所思地說:「這是一個將理論化為現實的過程,與我的創作理念不謀而合。」

---

#### **科學與藝術的交會**

兩人相視一笑,達文西打趣道:「蔡,我發現你的研究方法比我畫畫還精密,也許有一天,我該為你畫一幅肖像,以紀念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那就勞煩您了,」蔡醫師笑著回答,「或許我也該為你整理一份現代科學工具的指南,讓你在創作時更加得心應手。」

陽光照進工作室,映照著他們桌上的資料與圖表。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不僅是科學與藝術的交流,更是兩位大師在追求真理與美的旅程中,共同留下的閃亮足跡。

為什麼貓咪呼呼喜歡坐在主人的筆記型電腦上




貓咪喜歡坐在主人的筆記型電腦上,可能與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

### 1. **溫暖舒適的表面**

筆記型電腦在使用時會發熱,對貓咪來說是一個溫暖的小平台。貓咪天生喜歡找暖和的地方,尤其在寒冷的天氣裡,筆記型電腦的表面就像是一個專屬的「貓咪加熱墊」。

---

### 2. **吸引注意**

當主人正在使用筆記型電腦時,貓咪可能感到被冷落,想引起主人的注意。牠們知道電腦是主人專注的焦點,於是會選擇直接坐在電腦上來「打擾」主人,好讓自己成為焦點。

---

### 3. **氣味熟悉**

筆記型電腦經常被使用,表面可能沾有主人的氣味,讓貓咪感到熟悉和安全。此外,牠們也可能試圖「佔有」這個物品,把自己的氣味留在上面。

---

### 4. **喜歡高處**

筆記型電腦通常放在桌上或其他高於地面的地方,而貓咪喜歡待在視野較高的位置,能夠俯瞰周圍,感到更安全和有掌控感。

---

### 5. **好奇心作祟**

貓咪對主人正在進行的活動充滿好奇,尤其當鍵盤按鍵在打字時會移動,或螢幕閃爍時,這些都會吸引牠們的興趣。

---

### 6. **質感與觸感**

筆記型電腦的表面通常平滑且溫暖,對貓咪來說是個舒適的「小床」。鍵盤的凹凸不平,甚至可能對牠們的爪子產生微妙的按摩效果。

---

### 如何應對貓咪「霸占電腦」?

如果您希望貓咪不要坐在筆記型電腦上,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 **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替代品:** 準備一個柔軟、溫暖的小毯子或電熱毯,吸引貓咪去那裡休息。

2. **保護電腦:** 在離開電腦時蓋上蓋子,避免貓咪直接坐上去。

3. **分散注意力:** 用玩具或零食分散貓咪的注意力,讓牠遠離電腦。

4. **設置隔離區域:** 在電腦桌上放一些貓咪不喜歡的材質(例如鋁箔紙),減少牠們靠近的意願。

不過,有時候貓咪這樣的行為只是牠們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也許暫時停下工作,與牠們互動一下,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呢!

從習慣蛻變到成功的起點:蔡醫師的寒假故事




1996年的寒假,天氣冷得讓人忍不住想鑽進被窩裡裹著暖被大睡,但對於剛經歷了一整個學期奮鬥的我來說,這卻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趁放假進一步提升實力,為未來鋪路**。


#### **第一步:從厭學到熱愛學習**

高一上學期的120天,我像是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挑戰,每天都堅持不懈地學習。從一開始的不情願,到慢慢發現學習帶來的成就感,最終轉變成一種生活中的樂趣。這種蛻變,正好應了《原子習慣》裡的一句話:**「當習慣成為你身份的一部分,你就不再掙扎於如何堅持,因為它已經是你的一部分。」**

過去的我覺得讀書是負擔,但此時的我,已經可以自豪地說:「我是個愛學習的人!」這不是因為天性,而是因為每天一點一滴的累積,讓我從行動中建立起了新的身份認同。


#### **寒假的挑戰:樂在學習,環境塑造新習慣**

那年的寒假,天氣冷得徹骨,我一邊吹著暖爐,一邊在書房裡完成寒假作業,翻看課外的數學和英文書。甚至過年回祖父祖母基隆老家時,我依然坐在餐桌上,用功地學習,全然進入自己的世界。

《原子習慣》提到:**「創造有利的環境是建立好習慣的關鍵。」** 我之所以能在寒假延續學期中的努力,是因為我主動設計了一個讓學習變得自然的環境——整潔的書房、熟悉的桌椅、甚至是暖爐的熱氣,這些都讓我感到安心,進而專注於學習。即使換了場地,內化的學習習慣也幫助我適應任何環境。


#### **習慣的蛻變:從負擔到熱愛**

《原子習慣》還有一個核心觀念:**「讓習慣變得容易,讓進步帶來快樂。」** 我開始發現,學習不再是「我必須做的事」,而是「我想做的事」。每天完成幾道數學題、學會一個英文單字,那種成就感像是小火苗,點燃了我內心的熱情。

寒假結束後,我驚喜地發現,自己不僅完成了所有的作業,還在課外學習中取得了大幅進步。這是一個全新的我,一個把學習當成樂趣的人。


#### **給年輕學子的啟發:從小習慣開始,成就非凡未來**

蔡醫師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不是來自一時的努力,而是每天一點點的改變。** 就像《原子習慣》中提到的「1%的改善法則」:每天進步1%,一年後你就能變得好上37倍。

如果你現在覺得學習很辛苦,不妨試試這幾個小步驟:

1. **設計環境**:創造一個讓你能專心學習的空間,擺放你喜歡的書本、文具,讓學習變得舒適。  

2. **聚焦小目標**:每天只設定一兩個簡單可完成的學習目標,比如「今天完成五道數學題」或「記住十個單字」。  

3. **找到樂趣**:將學習視為一種遊戲,給自己一個小獎勵,讓過程充滿期待。  

4. **認同自己的改變**:每當你完成一天的任務,告訴自己:「我是個努力向上的人,我在變得更好!」


#### **結語:從習慣出發,打造屬於你的蛻變故事**

那個寒假的努力,讓我確定自己已經成功蛻變,從一個不愛學習的人,成為了一個把學習當成日常的人。這種改變不僅幫助我在學業上大幅提升,也成為我人生路上克服挑戰的核心力量。

年輕的學子們,請記住:**任何偉大的成就,都是從小習慣開始的。用今天的一點努力,成就明天的非凡自己!**

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隱形威脅:影響生長與學習的關鍵因素


兒童的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是一種常見但常被忽略的健康問題,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和學習能力可能產生深遠影響。研究顯示,持續的睡眠呼吸中止可能導致 **生長遲緩** 和 **學習落後**,因此,家長應該密切留意相關症狀,及早帶孩子就醫,為他們的健康和未來創造更好的基礎。

### **睡眠呼吸中止對兒童的影響**

1. **生長遲緩**  

   睡眠期間是孩子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而睡眠呼吸中止會干擾深度睡眠,導致生長激素分泌不足,進而影響身高發育。

2. **學習能力下降**  

   長期缺乏深度睡眠會影響大腦功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以及學習效率低下,這些問題可能讓孩子在學校表現落後於同齡人。

3. **行為問題**  

   睡眠不足可能讓孩子變得情緒不穩、易怒,甚至出現多動症樣的行為,進一步影響人際關係和學校生活。

---

### **蔡醫師的提醒:盡早就醫,改善全方位健康**

作為一名睡眠醫學專家及外科醫師,蔡醫師提醒家長,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危害不僅在於打鼾,還可能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因此,發現孩子有以下症狀時應及早就醫:

- 夜間 **打鼾聲響且不規律**,甚至短暫停止呼吸。  

- 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或出現學習退步的情況。  

- 張嘴呼吸、下顎發育異常或臉型變窄的跡象。

**蔡醫師建議:**  

對於輕度患者,可以採用 **藥物治療** 或改善生活習慣(如解決鼻塞問題、控制過敏)。而對於中重度患者,特別是有扁桃腺或腺樣體肥大的情況,手術摘除這些阻塞組織能大幅改善呼吸功能,達到以下全方位的健康效益:

- **改善打鼾與呼吸**:還孩子一個寧靜的夜晚。  

- **促進身高增長**:恢復正常生長激素分泌。  

- **提升學習與專注力**:白天更有精神,學習表現明顯提升。  

- **改善情緒與行為**:幫助孩子恢復穩定的情緒和健康的人際互動。

---

### **結語:守護孩子的睡眠,成就更美好的未來**

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僅是夜晚的問題,更是關乎孩子健康與未來的關鍵。家長若能早發現、早治療,不僅能讓孩子擁有更高品質的睡眠,還能讓他們在學業、身高發育和心理健康上全面提升。**如蔡醫師所說,孩子的健康與快樂,是我們每位家長最重要的責任。讓我們攜手守護孩子的睡眠,為他們創造一個更光明的未來!**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醫學教育的里程碑:從EPA到CCC,邁向專業精進的未來




在醫學教育的領域中,EPA(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與 CCC(Clinical Competency Committee) 是構建專業培訓的重要基石。它們不僅為醫學訓練提供了明確的框架,也讓專科醫師的能力發展更具系統性與目標性。

EPA 的角色:專業能力的信任依據

EPA 是以具體、可觀察的專業活動為單位,將訓練過程中每位學員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清楚地描述出來。透過 EPA,學員可以知道在各個專業情境中所需達到的信任水準,指導教師也能依據學員的實際表現進行準確評估,確保醫學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專業能力的實踐。

CCC 的重要性:系統性評估與回饋

而 CCC 則為 EPA 的落實提供了堅實的支柱。透過臨床能力委員會,來自不同領域的臨床導師共同討論學員的進展,綜合評估其在 EPA 與各種臨床能力指標上的表現,並給予建設性的回饋。這樣的多面向評估不僅提升了評量的公正性與客觀性,也幫助學員更精準地瞭解自己需要改進的方向。

共同努力,醫學教育的未來可期

此次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辦理的 CCC 工作坊,來自全國的專業教師齊心協力,共同推進專科醫師 CBME(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能力導向醫學教育)的發展,令人深感振奮。從 EPA 的骨架到碎肉的細節,我們正一步步用 CCC 建構起完整而有系統的評量機制,確保下一代醫師的培訓質量。

每位參與者的投入,都代表著對醫學教育未來的承諾。這樣的課程不僅提升了學員的能力,也為病患與社會帶來了更大的福祉。

*感謝 台灣耳鼻喉頭頸醫學會婁培人理事長,陳正文副院長與許巍鐘教授,蔡森田副董事長及師長們舉辦優質工作坊,一起為醫學教育努力!

從數理資優分班考到人生哲學:三位管理學大師對我的啟發


多年後,當我翻閱一些管理學的書籍時,回想起那段為分班考奮鬥的日子,突然意識到:那段努力的過程,竟然和三位管理學大師的核心理念不謀而合。而我當時的策略與行動,正好是這些哲學的實踐版本。

---

### **彼得·杜拉克:從目標出發,精準執行**

杜拉克的管理哲學強調:「卓越的績效始於清晰的目標和有效的計劃。」那段時間,我為自己設定了一個清晰的目標:不僅要在期末考中名列前茅,還要成功考進數理資優班,為未來的學業生涯鋪路。有了這個目標,我每天為自己制定詳細的計畫,分配時間給期末考複習與分班考準備,堅持一步一步地執行。

**目標的力量讓我始終專注**,每次打開書本時,我都提醒自己:這些努力是為了進入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邁向更遠大的夢想。

---

### **卡羅爾·德韋克:用成長型心態擁抱挑戰**

德韋克的「成長型心態」指出:**人的能力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過努力和學習不斷提升。** 當我面對完全陌生的物理與化學時,這個理念無形中支撐了我。我告訴自己:「雖然國中時沒有好好學這些科目,但現在重新拾起,正是我彌補不足的機會。」

每當遇到困難的題目,我不再感到挫敗,而是把它當作一個突破的挑戰。當解出一道難題時,我感受到的是無比的自豪,這也成了推動我繼續前進的動力。

---

### **稻盛和夫:全心全意投入,找到工作的意義**

稻盛和夫的「京瓷哲學」強調:**全心全意投入,將努力轉化為一種熱愛與樂趣。** 那段時間的讀書雖然辛苦,但我學會了用積極的方式來看待:這不是枯燥的負擔,而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旅程。

我常常告訴自己:「物理和化學是我欠下的學習債,現在有機會重新補上,真是一種賺到的感覺。」這種心態讓我在準備的過程中充滿能量,甚至感到愉快。期末考結束後,我馬上投入資優班分班考的準備,但我的心態卻是篤定而輕鬆的,因為我知道,每一份努力都將帶來回報。

---

### **融合三大哲學,成就自己的未來**

最終,我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績結束了期末考,又以分班考前十名的成績成功進入數理資優班。當時的我或許還不知道,這段過程不僅是一次學業上的突破,更是一次管理學的實踐。

**杜拉克的目標導向,讓我始終專注前行;**  

**德韋克的成長型心態,讓我擁抱挑戰並享受進步;**  

**稻盛和夫的熱愛與全心投入,讓我將辛苦化為一種樂趣。**

多年後,當我站在醫學的道路上回望,這段經歷成了我學會「自我管理」與「自我激勵」的重要起點。每一位年輕人都應該相信,只要用對策略,保持熱忱,你的努力一定會為未來鋪設更光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