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太極出鞘!低溫雙極刀一氣呵成摘除兩顆肥厚扁桃腺,出血不到1cc!






說到「扁桃腺切除術」,許多人腦海裡浮現的是傳統電燒的滋滋聲、病人痛得喝水都要祈禱的場景。但時代不同了,扁桃腺手術的器械也正悄悄進化。

從最早的冷刀切割,到電燒,再到等離子刀──每一代工具都試圖追求同一個夢想:切得乾淨、流血少、病人不痛。

而最近,我的武器庫裡多了一把新利器,號稱醫界的「太極劍」:低溫雙極刀。

🥷手術當天,靜中帶勁

這位患者長期飽受扁桃腺腫大困擾,不僅常喉嚨痛,晚上還打鼾如雷,連貓都嚇醒(據說連樓下鄰居也打過市民專線)。經檢查後,兩顆扁桃腺大得如花枝丸,決定為他進行扁桃腺切除術。

進手術房後,我心無旁騖,彷彿啟動了「太極模式」。握著雙極刀,我不是在“砍”,而是以柔克剛,封止微血管,再優雅地分離組織。

整場手術只用了短短十多分鐘,出血量幾乎可忽略,僅 <1cc!

沒錯,你沒看錯,是「不到一滴眼淚」的出血。

🎯根據蔡醫師的使用心得,低溫雙極刀的優點有:

🔸 切得快又穩:封血與切割一次完成,節省時間。

🔸 傷口熱損傷低:熱傳導範圍控制在1mm內,術後病人疼痛感降低,吃冰淇淋的時間也提早報到。

🔸 幾乎沒出血:這次案例真實驗證,兩顆肥厚扁桃腺都被優雅取下,卻幾乎不見鮮血飛濺的場面,手術節奏流暢。

🌗醫療中的太極智慧

有人問我:「醫師你怎麼會把手術比喻成太極?」我說,這把雙極刀不是在進攻,而是在調和——切與不切、封與不封之間,有一種陰陽平衡的智慧。

做手術如同修行,器械進步讓我們能更溫柔地對待組織,不只是為了好看,更是為了讓病人在術後少一分痛、多一分安心。

這位病人術後恢復迅速,隔天已可正常吞嚥,精神煥發。更開心的是,晚上終於能安靜入眠,不再干擾全家人睡眠品質——連貓都重拾信任回到床上陪睡。

所以我說,手術器械雖然不會寫詩,但它用實際的成果,讓醫病關係更圓融,讓醫術之道更貼近「人」的需要。

如果你還以為扁桃腺手術一定是痛到爆血,那你可能還活在冷兵器時代。現在,太極出鞘,雙極再現,醫術也能柔中帶剛、出神入化。

每天都是世界睡眠日——睡眠外科手術的演進與革新




世界睡眠日是每年三月的第三個星期五,但對於身為睡眠專科醫師的蔡醫師來說,每天都是睡眠日!因為人每天都需要睡眠,蔡醫師也每天都在幫助睡眠病患,並持續精進自己的知識與醫術,讓患者擁有更好的睡眠品質。  

今天,我們來談談睡眠外科手術的發展——這項技術如何從過去成功率不到一半,到如今逐步提升,讓越來越多患者受惠?  

---

🔍 睡眠外科手術的起源**

最早期的睡眠外科手術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當時醫師主要針對軟顎、懸壅垂、扁桃腺做手術,最經典的手術方式是:  

✅ 懸壅垂軟顎咽成形術(UPPP,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這種手術透過切除懸壅垂與部分軟顎來擴大呼吸道,但成功率不到50%,主要原因是:  

- 手術範圍受限,如果阻塞來自舌根或下咽,效果有限  

- 術後疼痛嚴重,恢復期長  

- 可能導致鼻音變重、吞嚥異常

因此,雖然UPPP曾是治療OSA的主流,但隨著研究發現OSA阻塞部位多元化,單純UPPP已經不足以解決所有患者的問題。

---

📈 革新與進展:從單一手術到多層次治療

隨著內視鏡與睡眠內視鏡(DISE)技術的發展,醫師發現OSA的阻塞部位不只限於軟顎,還包括:

✅ **舌根後墜**  

✅ **下咽與會厭塌陷**  

✅ **鼻腔狹窄(如鼻中膈彎曲、下鼻甲肥大)**  

為了提高治療效果,手術方式開始進步,包括:

- **多層次手術(Multilevel Surgery)**  

  - **UPPP + 舌根減積術**,同時處理兩個阻塞部位,效果更佳

- **舌骨懸吊術(Hyoid Suspension)**  

  - 穩定舌根,減少睡眠時舌根後墜

-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TORS, 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  

  - 精細去除舌根組織,減少阻塞並降低副作用

- **神經刺激治療(Hypoglossal Nerve Stimulation, HGNS)**  

  - 透過植入式裝置,刺激舌神經,讓舌頭在睡眠時不塌陷

這些創新技術大幅提升了睡眠手術的成功率,讓更多患者可以透過手術擺脫OSA,改善睡眠品質。

---

### 💡 結語:打鼾治療是一門專業,需要精準診斷與個人化治療

沒有單一療法能適用於所有病患,這正是**打鼾治療既有趣又充滿挑戰的地方**!  

✅ **打鼾治療是一門專業**,需要透過完整檢查確認阻塞的原因與部位,才能對症精準治療,真正有效!  

✅ **建議尋找睡眠專科醫師進行完整評估與治療**,能夠更準確找到打鼾的真正原因。  

✅ **睡眠專科醫師**是耳鼻喉科、胸腔內科等專科醫師,在取得主治醫師資格後,再進修睡眠醫學並通過考試,才能取得睡眠專科執照,因此在治療打鼾方面經驗豐富,評估也更完整。  

🔹 如果您或身邊的親友有**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困擾,建議尋求專業睡眠醫師的協助,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讓您重新擁有優質的睡眠! 😴💤

切除扁桃腺和腺樣體會不會影響免疫力呢?




1.扁桃腺和腺樣體的功能是甚麼?

2.身體有其他器官也有相同功能嗎?

3.切除扁桃腺和腺樣體會不會影響免疫力呢?

這是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可能需要接受扁桃腺與腺樣體切除手術時最常見也最關心的問題。以下是詳細解說,讓您更安心:

---

 🌟 一、扁桃腺與腺樣體的功能是什麼?

扁桃腺(Palatine tonsils)與腺樣體(Adenoids)都屬於淋巴組織,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位於上呼吸道的交界處,像是「第一道防線」:

- 扁桃腺位於喉嚨兩側,當吸入或吞入病菌時,會協助辨認與攔截外來病原。

- 腺樣體位於鼻咽後上方(鼻孔與喉嚨中間),在嬰幼兒時期活躍,與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反應有關。

 🌟 二、身體有其他器官也有相同功能嗎?

是的!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多重防線**,不會只靠扁桃腺與腺樣體:

- 其他淋巴組織:如舌扁桃(lingual tonsils)、咽側索、腸道淋巴組織(如Peyer’s patches)、骨髓與脾臟等。

- 免疫細胞**分布全身,能持續保護人體免受感染。

- 所以即使切除扁桃腺和腺樣體,**免疫功能仍可由其他系統補足。

 🌟 三、切除扁桃腺與腺樣體會不會影響免疫力?

目前大量研究顯示:

✅ 切除手術對整體免疫功能並無明顯長期影響

✅ 對於反覆感染、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或吞嚥困難的孩子來說,手術的益處遠大於風險 

✅ 切除後,小朋友往往變得更有精神、吃得更好、睡得更安穩,生長發育更順利

---

### 💬 醫師小叮嚀: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形,建議與耳鼻喉科醫師進一步討論是否需要手術:

- 睡覺時打鼾、呼吸中止、張口呼吸

- 吞嚥困難、講話含糊

- 扁桃腺發炎次數頻繁,每年超過5-6次

---

若您有更多疑問,也可以跟主治醫師進一步討論孩子的狀況,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從傳統到現代:腺樣體手術器械的進步之路──蔡醫師談微創氣化棒手術


在耳鼻喉科領域,小兒常見的腺樣體肥大,是造成鼻塞、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慢性鼻涕倒流甚至中耳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當保守治療無效時,腺樣體切除手術就是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方式。

而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腺樣體手術的器械也歷經了長足的演進,不僅提高手術的效果與安全性,也讓孩子的術後恢復更加順利。

 🛠 傳統 vs 現代

1. 傳統:刮匙(curette)切除術 

   最早期的腺樣體手術器械為腺樣體刮匙,透過口腔進入咽喉,將腺樣體「刮除」。這種方式出血量較多、需花較多時間加壓止血。

2. 現代:微創氣化棒(Coblation)  

   目前最先進的器械為所謂的氣化棒,又稱Coblation電漿刀。其原理是透過低溫電漿(約40~70°C),將組織「氣化分解」,避免過度熱傷害,保護周邊黏膜結構。可搭配鼻內視鏡輔助,操作更安全精準。

🧑‍⚕️ 蔡醫師的使用經驗:氣化棒的三大優點

作為睡眠手術與兒童呼吸道疾病專家,我在臨床上已廣泛使用腺樣體氣化棒,特別是在合併鼻塞、打鼾、睡眠呼吸異常的孩子身上,效果非常好。我個人認為氣化棒帶來以下三項明顯優勢:

 ✅ 1. 手術精準效果好

使用內視鏡搭配氣化棒,可以精準消除腺樣體組織,避免傳統刮除時可能發生的殘留、復發等問題。術後睡眠改善顯著,家長回饋多數非常滿意。

 ✅ 2. 安全性高,出血量少

氣化過程會同步止血,大幅降低術中與術後出血風險。我實際操作中,幾乎不曾遇到需額外處理的出血情形,這對小兒病人來說極為重要。

✅ 3. 疼痛低、恢復快

由於是低溫操作,對周邊組織傷害小,孩子術後疼痛輕微、進食快,通常1~2天內就可恢復正常飲食與活動,大大降低住院與照護負擔。

🔚 結語:醫療技術為病人帶來更多溫柔與精準

手術的目標,不只是切除組織,更是讓孩子恢復健康、少受苦難。從傳統刮除到現代氣化棒,腺樣體手術已從「大刀闊斧」走向「微創精準」。作為醫師,我們有責任與使命,不斷更新技術,提供病人更安全、舒適的選擇。

如果您的孩子有長期鼻塞、打鼾、或張嘴呼吸等情況,建議尋求專業耳鼻喉科醫師評估,早期發現、早期處理,將對發育與睡眠健康有莫大幫助。

#兒童

#睡眠呼吸障礙

#生長發育

#睡眠呼吸中止症

#大鼾

#打呼

#鼾聲

#陽壓呼吸器

#睡眠手術

#達文西手術

賀嘉義長庚睡眠中心通過台灣睡眠醫學會專業睡眠機構認證


熱烈祝賀嘉義長庚睡眠中心自2003年4月成立以來,持續精進,從2014年起每兩年接受台灣睡眠醫學會的專業睡眠機構認證,並於2024年順利通過第五次認證,獲得合格證書!這是對睡眠團隊多年來專業實力與優質服務的高度肯定。感謝團隊的辛勤付出與學會的支持,期待未來繼續為患者提供卓越的睡眠醫療服務,守護大眾的健康睡眠!

從生產到更年期:女性OSA的隱藏風險,請多愛護自己




在門診中,蔡醫師經常遇到這樣的病患——曾經身材輕盈、活力充沛的女性,在生產後體重增加,夜晚開始嚴重打鼾,白天卻總是疲憊不堪,甚至影響照顧孩子的精神與體力。

女性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常被忽視,因為她們的症狀與男性不同,並且受到荷爾蒙變化的影響,特別是在「生產期」與「更年期」這兩個關鍵時期,OSA的風險明顯升高。

🔸 生產後:體重增加與鼻部變化,讓OSA悄悄找上門

🔹 **孕期與生產後荷爾蒙變化**,可能導致鼻腔水腫、氣道變窄,讓睡眠呼吸變得困難。  

🔹 **體重增加**(尤其是頸圍與腹部脂肪囤積)可能壓迫氣道,導致夜間呼吸阻塞。  

🔹 **睡眠不足與疲勞**:照顧新生兒讓許多媽媽長期睡眠品質不佳,容易加重OSA症狀,甚至影響心血管健康。  

🔸 更年期:荷爾蒙減少,氣道肌肉張力下降,OSA風險倍增!

🔹 **更年期後雌激素與黃體素下降**,這兩種激素在年輕時有助於維持氣道肌肉張力,當減少後,呼吸道更容易塌陷,OSA風險上升。  

🔹 **不同於男性以打鼾和呼吸中止為主,女性更常出現失眠、白天疲倦、焦慮或憂鬱等「非典型症狀」,導致OSA難以被發現**。  

💡 女性如何保護自己?

✅ **產後適當調整飲食與運動,減少OSA風險**  

✅ **若有長期打鼾、晨起頭痛、白天嗜睡,應及早檢查**  

✅ **更年期婦女可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如CPAP、生活習慣改善或個人化治療**  

✅ **照顧家庭的同時,也別忘了照顧自己,健康的媽媽,才能帶來幸福的家庭!**  

💖 3/8 女神節,致敬每位偉大的女性!

蔡醫師想對每位女性說:「**無論是生產後辛苦的媽媽,還是進入更年期的你,都值得被呵護。請多愛自己,別讓OSA影響你的健康與美麗。**」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想稱它為「女神節」,祝所有女性健康快樂,美夢成真!

蔡醫師談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 (Pediatric OSA):不只是打鼾,更影響齒列發育




在門診中,蔡醫師經常遇到因打鼾、夜間輾轉難眠、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而求診的孩子,許多家長直到發現牙齒不整、暴牙、嘴巴總是開開的才驚覺異狀。這些孩子可能罹患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而長期口呼吸不僅影響睡眠,更會改變顏面發育。  

為何OSA影響齒列?

🔹 上顎狹窄,高顎弓形成:鼻呼吸能促進上顎正常發育,但OSA兒童因鼻道阻塞而習慣用嘴巴呼吸,導致舌頭無法頂住上顎,使其橫向發展受阻,造成上顎狹窄、牙齒擁擠。  

🔹 上顎前突,暴牙形成:因口周肌肉張力異常,下顎發育受限,上顎相對突出,形成暴牙,影響咬合與外觀。  

🔹 長臉症候群:長期口呼吸使面部骨骼發育異常,導致臉型拉長、下顎後縮、嘴唇無力,影響整體容貌與咀嚼功能。  

如何改善?

✅ 找出病因,改善呼吸道通暢:  

- 若因扁桃體或腺樣體肥大導致OSA,可考慮手術治療。  

- 若因過敏性鼻炎,可使用抗發炎鼻噴劑改善鼻塞。  

✅ 促進正常顎骨發育:  

- 上顎擴張器矯正狹窄的上顎,預防牙齒擁擠。  

- 功能性矯正器促進下顎正常發展,避免暴牙加劇。  

✅ 養成良好習慣:  

- 鼓勵閉嘴鼻呼吸,可透過肌功能訓練改善口周肌肉功能。  

- 維持良好睡眠環境,減少過敏原影響。  

醫者仁心,守護孩子健康成長

「這不只是牙齒問題,更關乎孩子的一生。」蔡醫師總是提醒家長,OSA是可治療的,但越早介入效果越好。如果您的孩子有打鼾、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或齒列異常的狀況,請及早檢查,讓孩子能安心入眠,健康成長。  

#兒童

#睡眠呼吸障礙

#生長發育

#睡眠呼吸中止症

#大鼾

#打呼

#鼾聲

#陽壓呼吸器

#睡眠手術

#達文西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