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年8月28日 星期四

【診間實例分享】很抱歉,我必須斬斷您的夜尿




他是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士,走進診間的第一句話不是「醫師您好」,而是嘆了一口氣:「蔡醫師,我真的快被夜尿逼瘋了。泌尿科醫師說前列腺問題不大,卻轉身幫我預約了蔡醫師的門診評估……」

他說,每晚得起床兩到三次,嚴重干擾睡眠,白天精神不濟、工作注意力下降,甚至開車會打瞌睡。他一臉疲憊地說著,我看著他厚重的眼袋,覺得他一晚大概只睡了半分鐘。

我開始詳細問診,除了夜尿,他還提到這幾年打呼越來越嚴重,太太已經被迫搬到另一間房間睡。他無奈地笑說:「她說我一打呼就像電鑽在床頭施工。」

我眉頭微皺,心裡浮現一個念頭。

「您這個情況,跟前列腺可能沒什麼關係。」

他愣了一下。

我說:「夜尿,有時候不是膀胱的錯,而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在作怪。」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患者因為睡眠反覆中斷,無法進入穩定深層睡眠階段,而人體只有在深層睡眠時,才會大量分泌抗利尿激素(ADH, vasopressin),幫助減少夜間尿液的生成、延長睡眠。當深層睡眠被破壞時,ADH分泌不足,導致夜間腎臟持續製造大量尿液,患者就會頻繁醒來如廁,出現所謂的「夜尿」。

「所以……不是膀胱太小,是呼吸卡住了?」他驚訝地問。

我點點頭:「很抱歉,我今天不是來治你的膀胱,而是要斬斷你的夜尿源頭——你的重度OSA。」

我們安排了睡眠檢查,果然驗證了我的懷疑:重度阻塞型OSA,AHI每小時達58次,而影像與內視鏡顯示,他的咽喉後方被兩側肥大的扁桃腺嚴重壓迫,舌扁桃也肥厚阻塞。

我建議他接受達文西手術,精準切除導致氣道阻塞的扁桃腺與軟組織,安全微創、恢復快。手術那天,我親自操刀,機械手臂穩定地深入他的咽喉,乾淨俐落地解除那頑固的阻塞源。

我心裡默默想著:「今晚,你的夜尿將被我親手終結。」

幾週後回診,他一臉神清氣爽、眼神有光。

「蔡醫師,我現在每晚一覺到天亮,完全不用起來上廁所!太太也搬回來一起睡了,說我晚上安靜得像靜音模式!」

我笑著說:「恭喜你,不只夜尿被斬斷,打呼、疲勞、婚姻危機也全數解除。」

他握著我的手,眼眶泛著感激的光。

🩺 醫療小提醒:

夜尿不是只有泌尿問題,有時是呼吸道在偷偷「呼救」。

當夜尿合併打呼、睡不好、白天嗜睡,請務必警覺是否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

📌 #蔡醫師用達文西斬斷你的夜尿

📌 #打呼背後可能藏著夜尿的真相

📌 #治療OSA不只是止鼾 是全家的安寧

【蔡明劭醫師擔任召集人,達文西睡眠手術台灣專家共識發表領先全球 - 台灣醫療新聞周刊報導】


感謝 李學禹教授、林政佑教授、李立昂教授 等多位前輩大師的悉心指導,以及全體達文西睡眠手術專家們的無私貢獻與通力合作   耳鼻喉科徐英碩醫師黃健祐耳鼻喉醫師  許瑛倢醫師/ 好呼吸好睡眠巫承融 耳鼻喉專科醫師。我們齊心協力,完成了這份全球首份「達文西睡眠外科手術專家共識聲明」!

此共識的誕生,將有助於提升達文西手術的安全性與成功率,為病患帶來更高品質、更有保障的醫療照護,同時也幫助醫師在執行手術時有明確依循、提升治療成果。這份共識不僅守護了病患的安全,也讓台灣在睡眠外科手術領域邁向國際領先的重要一步。

衷心感謝 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 婁培人理事長 及全體理監事的鼎力支持,

同時也感謝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 莊立邦理事長 與理監事們的全力協助與推動。

特別感謝 台灣醫療新聞周刊優質報導,讓台灣的醫療成就被世界看見

【嘉義長庚實證醫學中心 - 感謝有您,一起精進實證力】




感謝今天所有參與 5/14 實證醫學進階課程 GRADE II 的夥伴們!

您的投入與熱情,讓這堂課更有價值、更有溫度。

特別感謝重量級講者——林皇伸部長帶來精闢入裡的實務分享,深入拆解 GRADE 應用的精髓,讓大家在臨床與競賽上都能更具信心!

也感謝今日主持人——夢如督導的精彩評論與補充,讓課堂內容更加圓滿豐富。

因為有大家的參與與支持,才能一起走得更遠、學得更深。

實證之路不孤單,謝謝您,一起努力真好!

【門診觀察|瑜珈+飲控,讓她們不再打鼾】




在門診,蔡醫師遇過不少女性患者因體重增加,導致打鼾和呼吸中止愈來愈嚴重,不只睡不好,還常常吵到枕邊人。

我經常提醒:「減重真的很重要,控制飲食再搭配運動,對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有明顯幫助。」

但有趣的是——有一群患者回診時瘦得剛剛好,整個人氣色變好,鼾聲也消失了。

好奇之下我問:「最近有特別做什麼運動嗎?」

她們笑著說:「醫師,我是每天做瑜珈,加上清淡飲食,慢慢就瘦下來,也睡得比較好。」

這讓我重新認識了瑜珈的療癒力量。

🔍 小科普:瑜珈對 OSA 和 COMISA(合併失眠)患者的好處

✔️ 強化呼吸肌群,穩定氣道結構

✔️ 改善自律神經,減少夜間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 紓解壓力與焦慮,幫助入睡

✔️ 增加睡眠效率,延長深層睡眠時間

研究也發現,規律練習瑜珈的OSA患者,打鼾與日間嗜睡都有改善。對於合併失眠的患者來說,更是一種身心雙調的療法。

聽到這裡,筋骨硬梆梆的蔡醫師也忍不住挑戰了初階瑜珈。

結果短短半小時就氣喘吁吁、大汗淋漓——

說真的,這比開一整天門診還累!😅

我從心裡佩服這些每天堅持練瑜珈的病人,

你們不只比醫師還柔軟,還更有毅力啊!

🧘‍♀️✨ 最後提醒大家:

規律運動與飲食控制對改善OSA效果確實有幫助,

不論是瑜珈、健走或其他你喜歡的運動,

搭配健康飲食,就是最自然也最扎實的睡眠良方。

為了更好的睡眠與健康,從今天開始,動起來吧!

🌸護師節快樂|謝謝您們,用溫柔守護每一位病人🌸



在診間、病房與手術室,我最常聽到病人說的就是——

「長庚的醫療團隊很溫柔,護理師超有耐心!」

身為醫療團隊的帶領者,我深知:

護理師不只是專業的照護者,更是病人安心的依靠。

在我們的睡眠外科團隊,每位護理師都幹練、細心、經驗豐富,

讓醫療充滿溫度,也成就了我們的信任與合作。

今天,謹代表所有病患與醫療團隊,

向每一位默默付出的護理師,深深一鞠躬——

謝謝您們,辛苦了!

【診間實例分享】很抱歉,我必須拒絕您的手術請求




 那天,他走進診間,氣場十足。

五官厚實、臉色紅潤,舉手投足都帶著福相與自信——

「蔡醫師,我已經下定決心了!我要手術,我想一勞永逸把打呼治好!」

他聲音洪亮、態度堅定,對手術充滿期待,彷彿這場手術就是他人生的翻轉點。

但,我看著他的睡眠報告、內視鏡影像,心裡卻只升起一個想法:

「很抱歉,我不能幫你開這一刀。」

我詳細檢查他的結構,並沒有急著回答他的請求,而是用最溫和的語氣告訴他:

「您下巴後縮嚴重,距離正常咬合位置約有1.5指幅;BMI超過34,屬於重度肥胖;扁桃腺體積非常小,幾乎沒有多餘組織可以處理。最大問題在於——您的舌頭非常大,幾乎塞滿整個口腔後方空間。」

「這樣的氣道結構,手術效果可預測為極差。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結構限制,我們可以預見它的失敗。」

他一時靜了下來,表情有些錯愕,也帶著一點委屈:「可是我真的想改變,其他醫師也有人建議可以做啊……」

我看著他,用最誠懇的語氣說:「我不是不願意幫你,而是我更在意你白挨一刀之後的失望。在這個時間點,我開啟了『上帝視角』,幫你預測手術結果的代價和風險,

就是希望你能做出真正對你有益的選擇。」

他最後沉默地點點頭。

我幫他轉介睡眠技師進行CPAP面罩配戴與壓力設定。

一週後回診時,他換了一種氣質:

臉色紅潤依舊,但多了一種踏實的安心。

「蔡醫師,感謝你沒有讓我衝動開刀,CPAP配戴其實比我想像中順利,睡得也好多了!」

他笑著說:「我太太說我現在晚上一點聲音都沒有,簡直像換了一個人。」

那一刻,我也鬆了一口氣。

不是每位病人都該開刀,也不是每位醫師都要為了迎合期待而妥協。

醫療的價值,不在刀開得多,而在每一次決定,是否真的對得起病人的長遠健康。

真誠地拒絕,有時是更高明的成全。

而我想當的,不是手術醫生而已,而是一位值得你信任的人生守門員。

如果你也在OSA治療的路上感到迷惘,

歡迎來聊聊,我們一起用最科學的方法,找出最適合你的那一條路。

【病患真實分享】睡眠呼吸中止症:穿越危險與希望的治療旅程




我從來沒想過,「睡覺」這件事,竟然會變成一種風險。

幾年來,我白天精神不濟、記憶力減退,甚至曾經在開車時短暫失神,差點釀成車禍。夜晚打鼾如雷,太太多次被吵醒,甚至搬去隔壁房間睡。我以為自己只是太累,直到某天被醫師建議接受睡眠檢查——才驚覺,我患有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每小時停止呼吸超過60次。更令人擔憂的是,我屬於困難氣道患者,這意味著麻醉插管與甦醒階段都可能發生窒息風險。

就在我萬分徬徨時,我遇見了蔡明劭醫師。

他沒有馬上建議開刀,而是非常細心地替我安排全套評估:結構分析、氣道檢查、睡眠報告、風險分級,一步步清楚講解每個細節,讓我了解自己到底發生什麼事。

他的診斷說得很坦白:「你這種結構,如果插管過程處理不慎,會有生命的風險。但我們有完整堅強的團隊與豐富的經驗,我會陪你走過去。」

手術當天,我的心情非常複雜。蔡醫師說他已幫我預訂了一床ICU病床,團隊嚴陣以待。手術房裡的燈光明亮,所有儀器井然有序。我看到麻醉科主任親自上場,蔡醫師與他簡短交談後,全神貫注準備操作。

我被輕聲安撫後進入麻醉,那一刻我把自己的人生交給了他們。

當我再睜開眼時,是在恢復室。第一個看到的是蔡醫師的笑容,他說:「你很棒,一切順利。」那一瞬間,我忍不住落下眼淚。不是因為痛,而是因為那股安全感與重生的踏實。

幾天後,我能正常說話、進食,傷口小、幾乎不痛。更重要的是,我不再打鼾,也不再白天昏沉。

太太說:「你現在晚上不吵了,我終於可以一覺到天亮。」我們重新睡在同一張床上,那份久違的安心,讓我們夫妻關係也更加緊密。

回想這段旅程,從病危風險到如今健康自在,真正讓我走過來的,是正確的醫師、完整的團隊,以及一次被用心照顧的療程品質。

如果你也跟過去的我一樣,正在被打呼、窒息、疲倦拖著生活,拜託你:不要拖延,更不要將就。OSA不是小事,找對醫師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謝謝蔡醫師,謝謝那天手術房裡為我守護的每一位醫療人員。

這不是一次治療,這是一場穿越危險與希望的重生之旅。